佛性SEO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74|回复: 0

中国人民大学与加拿大女王大学金融硕士聚焦|吴晓求:中国金融进步的力量在哪里

[复制链接]

484

主题

485

帖子

500

积分

积分
500
QQ
发表于 2020-12-25 09: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吴晓求系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本文刊于12月2日经济观察报。

12月2日,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在经济观察报主办、上海信托战略合作的“新阶段 新理念 新格局——2020观察家金融峰会暨上海浦东发展三十年高峰论坛”上表示,中国金融处在历史的变革时期,必须要思考中国金融变革的推动力在哪里,否则的话就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他表示,中国金融变革和进步的力量主要是来自于社会的需求、实体经济的呼唤、来自于中国由小康社会建设成中等发达国家的要求。

吴晓求表示,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对于金融的需求愈发多元和多样,每一个阶段收入水平的人群都要求与此相匹配的金融服务。这实际着呼唤着中国金融要进行深度的改革,这就是服务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核心是科技创新,是着眼于未来,是提高中国经济和产业的竞争力,要满足全社会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吴晓求认为,金融本质上是一种供给,它的目标就是要满足各种金融需求,满足不了就要改革。“这是来自于最深层的需求,要求中国金融要改革、要变革、要进步、要发展,不要以为以前有效的做法和结构到未来也是有效的。不是的,中国的变化太快了,中国金融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中国金融变革和进步的力量来自于实体经济越来越多元化的需求,来自于高质量的满足社会各个阶层对金融的需求。”吴晓求表示。
[img][/img]

吴晓求表示,基于这种多样化的需求,金融变革和进步的力量还来自于市场的力量。“资本市场发展是金融脱媒的结果。我们很多人看不到这种内在趋势的变化,以为发展资本市场是一个短期之举,是一个短期解决问题的办法。”吴晓求认为,中国建立现代金融体系,基石是发展资本市场。中国金融进步最重要的推动力来自于市场的推动,最深层的力量来自于实体经济的多样化的需求。

吴晓求认为,技术是作为推动中国金融进步的第三种力量。它可以延长传统金融所不能够服务的长尾客户,可以大大提高金融的普惠性,可以扩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可以扩展对中低收入阶层的金融服务。这就是科技和金融结合之后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科技和金融结合之后形成了科技金融。科技金融和传统金融业态完全不同,无论是第一金融业态的商业银行及类银行,还是第二金融业态的资本市场,和科技金融这个新金融业态都不一样。吴晓求将科技金融称之为“第三金融业态”。第三金融业态的特征是覆盖面广,利用大数据和快速的计算能力,能够解决金融长期以来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即征信问题。“科技科技金融为解决信用甄别迈岀了实质性进步,从线下到线上,从物理化到数字化。这是其进步之处。”

不过,吴晓求认为科技金融有其内生性问题,包括风险和大数据管理以及对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表示,“对第三金融业态的监管,显而易见不能简单地用第一金融业态标准的来监管,也不能套用第二金融业态标准来监管。”吴晓求充分肯定了巴塞尔监管准则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性。

吴晓求认为,中国金融变革和进步的第四种力量,来自于开放的力量。目前,开放的目标在其看来有两个,人民币国际化和将中国资本市场建立设成新的国际金融中心。

他表示,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首先要解决人民币可自由交易问题,然后再解决计价、结算、储备功能。“先要解决可自由交易的问题,才可以谈人民币国际化。”
[img][/img]


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国内金融市场在全球化、自由化、工程化和资产证券化等方面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为了在新环境下保持和发展企业竞争优势,明尚夙达的经理人和企业管理者对学习金融相关业务的知识结构、管理方法、融入全球化发展战略产生了迫切的需求。

2013年,加拿大总督大卫.约翰斯顿访华期间,与习近平主席达成了加强中国和加拿大在金融、教育等行业合作与交流的共识。

2013年8月,由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与加拿大女王大学史密斯商学院联合举办的国际级金融硕士学位项目获得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科领域第一个获得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 外链吧 | 雨住水巷 | 五金修配网 | 免费优化 | 全能百科 | 万能社区 | 链接购买
  • 在线咨询

  • 外链吧正规seo交流2群

    QQ|手机版|小黑屋|佛性SEO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8 22:54 , Processed in 0.051422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