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SEO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17|回复: 1

“君子知道”复旦大学EMBA人文商道讲台邀赵东元院士分享科学精神

[复制链接]

248

主题

249

帖子

247

积分

积分
247
发表于 2022-2-11 16: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值此2022年开年之际,“君子知道”复旦大学EMBA人文商道讲堂重磅奉献,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室主任赵东元教授,着眼科学精神,展望未来趋势,与商界精英共同展开对人与自然、科学与社会协同发展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我们处在一个复杂多变、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唯有依靠科学创新,中国制造业才能实现自主和升级,实现真正的现代化,推动一个更加进步的世界更快到来,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img][/img]
赵东元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主席,国际介观结构材料协会主席,世界科学院(TWAS)院士,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功能介孔材料基础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复旦大学“浩清”教授、复旦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介观结构材料协会主席


纯“科学”不是生产力,
“科学的技术”才是生产力

在中国,“科学”是外来词。康有为被认为是国内最早从日语中使用了这个概念的人,严复在《天演论》的翻译中也使用了这个概念,之后通过“五四运动”在中国广泛流传。
其实“科学”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过出现,它指的是“科举之学”、“分科之学”。在古代比较接近现在“科学”概念的,是“格物致知”,我们通过对物体的研究,得到知识。新文化运动的时候,人们用“赛先生”来指称科学,“赛先生”是Science的音译,但是它们都没有“科学”一词那样深入人心,被广泛使用。
什么是科学呢?有些人说是科学家从事的事业;也有人说科学就是对的、正确的、真的、有道理的、好的、高级的……我们经常说科学的方法,其实可能只是好的方法而已,这是对科学比较肤浅的理解。科学是知识、是真理,不是一般零散的知识,而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对于自然、社会规律完整、理性的认识才是科学,纯“科学”不是生产力,科学的技术是生产力。
我们经常说“科技”,其实科学和技术一定要分开,科学是科学,技术是技术,科学的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有三大特征:
1、发现规律
当然这个规律包括社会规律,包括自然规律。

2、科学的精神一定具有三个方面
1)质疑性:一定要去问为什么,没有为什么,没有理论不叫科学。
2)独立性:科学研究所发现的规律“独立”于研究者以及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我们只有独立地进行科学研究获得的成果才有科学价值。科学研究者必须具有独立的思想,科学研究工作也是独立进行的。
3)唯一性:不管谁研究,发现的规律客观存在,科学规律是唯一的。

3、科学一定具有逻辑性,定量性,实证性
没有数学谈不上科学,所以数学已经超脱了自然科学,为什么最早诺贝尔奖不给数学,并不是数学不重要,很多西方人已经把数学看成是哲学的范畴,一定要定量化、实证化。

除了这些之外,科学还有四大特征:
1)    它的特征就是客观性的,一定是遵从实际客观的知识;
2)    要有验证性,所以我们一定要用科学的实验,科学研究的方法来验证它;
3)    科学知识一定是系统的,是完整的、具有自己理论体系的这样一门科学。
4)    科学具有发展性,一定要有发展。

所以科学家们不断地补充、不断地发展,使科学不断地往前走。科学本身不具有目的性,科学的目的就是发现规律,这规律发现了有什么用呢?可能当下看就没有什么用。
技术在英语里是Technology,拉丁文Technique指的是一个编织的过程。技术是改造自然的手段和方法,是利用知识改造自然的过程,科学是不能改造自然的,因为我们只是发现它的规律。所说以科学的技术是生产力,科学和技术应该是完全分开的。

科学与哲学,同源而异流

在现代科学诞生之前,科学和哲学是一体的。什么是哲学?要给一个定义真的是非常难,科学我不说你糊涂,一说就能明白;哲学我不说你明白,一说反而糊涂。但可以先说清楚什么不是哲学。哲学不是宗教,但是哲学给人信仰;哲学不是艺术,但是能给人美感;哲学不是科学,但同样给人真理;哲学不是伦理,但是使人向上。所以哲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包括理论体系,包括世界根本性终极的规律、终极的问题需要人们去思索。
罗素给过这样一个定义:“哲学是介于神学与可见之间的东西。”这是一个空地,科学圈定了一切能确定的知识,用实践能证明的是科学;另一些超乎知识、没有办法来证明的是神学,介于之间的才是哲学。早在公元6世纪,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第一次把科学和哲学从神学中提炼出来,第一次思考世界这么多的物质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他看到退潮过程,提出了水是组成万物的构想。
到了柏拉图时代,古代科学和哲学慢慢发展,人们已经发现很多的自然规律,包括三角形三个角相加等于180度,这是在古希腊时期早就发现的,但是柏拉图开始思考,虽然这世界上存在万事万物,但有很多规律不是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所以他提出了形而上学;他的徒弟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提出了万物首先由质料构成。尽管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很多科学思想在现代科学看来全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仍然认为他是古代科学之父,真正提出了物质构成、物质运动的规律。他的思想跟柏拉图完全不同,他说“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真理要用事实来验证、第一次提出来用时间来检验。
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时代,经历了伽利略等人的不懈努力,科学的实证性不断发展。到了17世纪,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西方近代科学真正形成。一定是具有实证性、质疑性、唯一性的,才是真正的科学。而神学在西方则绝对是最高的,它是无法被验证的,完全是靠启迪和信心。


中国为什么有技术而无科学?

在中国和西方则完全不同,中国从来没有存在过这样的科学,我个人的理解是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中国完全可以在封闭的农耕环境下自给自足,所以我们一直抑商;而西方的希腊、希伯来“两希”文明都是靠海的,在这样一个地理位置生活,不可能自给自足,一定是依赖交换的,所以是重商的文化。西方人喜欢冒险、自由、平等、契约精神;中华民族则偏重集体协作、国家主义。再加上东西方文化不同,西方艺术完全是泛科学化的,掷铁饼人的雕塑已经是透视的角度,凡尔赛宫几何式的,笔笔直的,没有任何的层次感;你看中国的苏州园林层次感就非常好,移步换景,可以不断去想象;李白的诗里有“黄河之水天上来”,能流吗?这样的想象完全是一种虚拟的、没有任何求实过程的,中国人天生就是艺术家。
我们讲一个人太有才了,琴棋书画无一不通;从来不会说一个人数学很好,真有才。理科生肯定没“才”,或者说是有知识没文化的。所以在中国重于技术的研究,四大发明完全是一种技术,中国的知识分子不信自然定律,不去实证。写过《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的科学史专家李约瑟曾说,在中国人眼里自然不是没有秩序,而是这种秩序不是由一个理性的人所定下的。因此中国知识分子更关注人事人伦。
中国最早的综合性科学技术著作是1637年的《天工开物》,化学、农业、冶金业、造纸等,我们的炼铜术比欧洲早了700年,但是里面记录了完整的方法,却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这样能炼出铜,没人去追究为什么。所以中华民族能工巧匠人才辈出,但是没有科学家,“理性的翅膀一旦拴上了应用的铅砣,那它永远飞不了”。我们所有的发现都是马上能拿去应用的,不再去追问为什么。
[img][/img]
《天工开物》

中国的科技一直这样发展着,西方从中世纪跨越到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工业革命,突飞猛进。从1世纪到15世纪,中国领先了1400年,到1500年左右的时候科技被西方全面超越。从近代开始,科学从西方源源不断进入中国,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真正的科学研究的春天。
我是搞材料的,今天我们在高温超导的纳米材料、反霍尔效应量子晶体材料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沿,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跟西方数百年、上千年的科学研究相比,我们的基础研究起步非常晚,我们对“科学”内涵的理解还非常浅薄;我们缺乏从0到1的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这是我国的科学之痛。
自然科学是运用这些定理定律思维,来揭示自然科学本质内在的一个知识体系,它不能立竿见影。任何急功近利都无助于科学的发展。什么是纯基础研究?就是没有任何实用的目的,就是前面说的,看起来没有什么用的科学规律。纯基础研究也不追求经济和社会效益,科学技术研究从诞生之日起就要遵循这样的真理。
从科学诞生那天起,科学家就有专业的责任、有社会的责任、有人类的责任。大多数人说,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不,是人格,“你的才智与创造力不应是对人类的诅咒”,所以有些科学我们是不能做的,比如克隆人,原子弹的诞生就曾让很多科学家很是苦恼。


创新是科学基础研究的永恒主题

知道了科学的目的就是发现自然规律,那么怎么来搞科研?科研就是创新,一定要发现新的规律、新的概念,提出新的概念、新的规律。所以创新是科学基础研究的永恒主题。你要有创新就要有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想象力、创造力,这些是哪来的?完全是靠信心、勇气、胆识和闯劲,坐冷板凳去做这样的东西。上海神经生物所的蒲慕明院士曾提出搞科学研究的人可以分三类:
1、探险家,敢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完全没走过的路。
2、导游,已经探索了,但是别人都不知道,我来告诉你怎么走,来寻找已经找到的。
3、大部分人都是游客,我跟着导游到这来做点事,发表一篇论文就完了。

我们现在倡导真是倡导探险家,探险家大部分是青年人,他们有闯劲,初生之犊不畏虎,你也不需要太多的知识,什么都掌握了也没有创新。
我们现在很多人是导游,我也是导游。我是学化学的,1980年考大学,虽然语文、政治都不及格,靠着“强大”的理科成绩,考上了吉林大学化学系。我最喜欢做多孔材料,大家平常使用的干燥剂都是多孔材料。大家都知道微观、宏观,还有一个叫介观,介于微观和宏观之间。介孔就是处于这中间的2-50 nm孔的材料。为什么搞这个东西?它的表面积非常大,两克就比一个足球场还大,它在催化、生物医学、水处理等方面都是非常有用的材料。我过去做了一些无机化合物的介孔材料,想把有机的高分子材料,像导电高分子、生物高分子、富勒烯碳材料、金刚石等这些价值连城的好材料做成介孔,无论在能源、催化各个领域都会有非常好的应用。这个过程太艰难了,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最终我们的一个本科生试着用最古老的高分子酚醛树脂做前驱体,一试成功了,后来我们发现其实成功的原因就是回归哲学最原始的逻辑,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最后我们建立了体系化的合成方法,我们做的材料是目前最稳定的分子筛,热稳定性达到2000度。我们课题组围绕这个课题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全世界用我们这个方法发表了3万篇论文,这样一个工作绝对是引发了整个研究热潮。不仅理论上能做,我们现在也在规模化生产,真正把它用起来,做电动汽车、钯碳催化剂、做药物的中间体、做废气处理等,把有害气体全部吸附掉,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氮气。我创造的一些材料都以复旦大学FDU命名。

碳中和,要让可再生能源开发
和清洁用油齐步走

下面说一些介孔材料在能源方面的应用。能源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目前中国要求2030年达到碳达峰,2060年达到碳中和,压力非常大。看一下世界能源的构造就会知道,80%来自于天然气、石油、煤等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占比很低。有人提出化石能源是一个有限资源,说碳氢化合物不就是动植物尸体来的吗?不是,是无机化合物在高温下转变来的。地球底下有碳酸钙大理石,碳和水一结合变成了碳氢化合物,所以说到底是无机变成有机,有机变成无机,可以互变。这样一个成因论,意味着原油是用之不竭的、源源不断的。目前全世界仍然源源不断有新的化石能源被发现。
其实即使化石能源有峰值,它也不是最主要的危机。燃烧一吨煤要产生3.7吨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被认为是使大气变暖的主要原因。从工业革命到现在接近200年,地球的平均气温已经升了2度,北极升得更多,尽管是不是二氧化碳引起全球变暖还有争议,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未来世界的能源发展一定是向低碳、绿色、循环的发展趋势,要建立以化石能源为引领的绿色、低碳体系,这是人类共同体的一个物质基础。但目前,可再生资源在能耗中占比非常低。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这都是一次能源,但电、氢,这些都属于二次能源,需要靠消耗其他能源来获得。全世界都在根据各自的国情发展不同的可再生能源。法国是以核电为主;巴西是一个农业国,以生物质能源为主;德国害怕核电、想发展风和光,但是这些可再生资源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政府的激励、需要创立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剩下就是技术进步的支撑。
我们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短期内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对碳基能源的高效利用是重大问题,不能像以前那样粗放式利用,这对化学提出了重大的挑战。怎么样才能把石油变成洁净的油品“吃光榨尽”、怎么样能把煤高效燃烧、高效发电、多联产(IGCC)高效使用。我们正在尝试用介孔材料做一次能源高效转化的催化剂。每一次催化剂的革命都会带来石油化工的革命。未来的能源,一定是循环的,需要地下的石油、煤炭等碳基能源洁净的转化和利用,新能源的开发也势在必行,基础研究要走在前面。

怎样能营造这样一个环境,让大伙儿都喜欢科学,把我们传统的归纳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需要做的。我们当然更需要从0到1,需要创新的思维,超凡的想象力,要有批判的精神。我们国家科学不存在“卡脖子”问题,技术确实存在着“卡脖子”的问题,科学不是。我们需要提倡学科学、用科学、讲科学、爱科学、挑战创新,用科学伴随着我们的梦想实现。


君子知道
作为对管理学专业课程的补充,“君子知道”复旦大学EMBA人文商道讲堂秉承“商道人文,融汇贯通”的目标,让学生从人文中汲取力量,拥有大智慧、大视野、大情怀。依托复旦大学强大的名师资源,“君子知道”人文商道讲堂目前已邀请葛剑雄、陈思和、沈志华、许纪霖、吴晓明、哈继铭等校内外名家,为EMBA学生校友分享商道、人文和政经等热门话题。
复旦管院EMBA 复旦EMBA 复旦大学EMB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8

主题

249

帖子

247

积分

积分
247
 楼主| 发表于 2022-2-11 16: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工开物》

中国的科技一直这样发展着,西方从中世纪跨越到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工业革命,突飞猛进。从1世纪到15世纪,中国领先了1400年,到1500年左右的时候科技被西方全面超越。从近代开始,科学从西方源源不断进入中国,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真正的科学研究的春天。
我是搞材料的,今天我们在高温超导的纳米材料、反霍尔效应量子晶体材料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沿,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跟西方数百年、上千年的科学研究相比,我们的基础研究起步非常晚,我们对“科学”内涵的理解还非常浅薄;我们缺乏从0到1的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这是我国的科学之痛。
自然科学是运用这些定理定律思维,来揭示自然科学本质内在的一个知识体系,它不能立竿见影。任何急功近利都无助于科学的发展。什么是纯基础研究?就是没有任何实用的目的,就是前面说的,看起来没有什么用的科学规律。纯基础研究也不追求经济和社会效益,科学技术研究从诞生之日起就要遵循这样的真理。
从科学诞生那天起,科学家就有专业的责任、有社会的责任、有人类的责任。大多数人说,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不,是人格,“你的才智与创造力不应是对人类的诅咒”,所以有些科学我们是不能做的,比如克隆人,原子弹的诞生就曾让很多科学家很是苦恼。


创新是科学基础研究的永恒主题

知道了科学的目的就是发现自然规律,那么怎么来搞科研?科研就是创新,一定要发现新的规律、新的概念,提出新的概念、新的规律。所以创新是科学基础研究的永恒主题。你要有创新就要有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想象力、创造力,这些是哪来的?完全是靠信心、勇气、胆识和闯劲,坐冷板凳去做这样的东西。上海神经生物所的蒲慕明院士曾提出搞科学研究的人可以分三类:
1、探险家,敢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完全没走过的路。
2、导游,已经探索了,但是别人都不知道,我来告诉你怎么走,来寻找已经找到的。
3、大部分人都是游客,我跟着导游到这来做点事,发表一篇论文就完了。

我们现在倡导真是倡导探险家,探险家大部分是青年人,他们有闯劲,初生之犊不畏虎,你也不需要太多的知识,什么都掌握了也没有创新。
我们现在很多人是导游,我也是导游。我是学化学的,1980年考大学,虽然语文、政治都不及格,靠着“强大”的理科成绩,考上了吉林大学化学系。我最喜欢做多孔材料,大家平常使用的干燥剂都是多孔材料。大家都知道微观、宏观,还有一个叫介观,介于微观和宏观之间。介孔就是处于这中间的2-50 nm孔的材料。为什么搞这个东西?它的表面积非常大,两克就比一个足球场还大,它在催化、生物医学、水处理等方面都是非常有用的材料。我过去做了一些无机化合物的介孔材料,想把有机的高分子材料,像导电高分子、生物高分子、富勒烯碳材料、金刚石等这些价值连城的好材料做成介孔,无论在能源、催化各个领域都会有非常好的应用。这个过程太艰难了,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最终我们的一个本科生试着用最古老的高分子酚醛树脂做前驱体,一试成功了,后来我们发现其实成功的原因就是回归哲学最原始的逻辑,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最后我们建立了体系化的合成方法,我们做的材料是目前最稳定的分子筛,热稳定性达到2000度。我们课题组围绕这个课题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全世界用我们这个方法发表了3万篇论文,这样一个工作绝对是引发了整个研究热潮。不仅理论上能做,我们现在也在规模化生产,真正把它用起来,做电动汽车、钯碳催化剂、做药物的中间体、做废气处理等,把有害气体全部吸附掉,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氮气。我创造的一些材料都以复旦大学FDU命名。

碳中和,要让可再生能源开发
和清洁用油齐步走

下面说一些介孔材料在能源方面的应用。能源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目前中国要求2030年达到碳达峰,2060年达到碳中和,压力非常大。看一下世界能源的构造就会知道,80%来自于天然气、石油、煤等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占比很低。有人提出化石能源是一个有限资源,说碳氢化合物不就是动植物尸体来的吗?不是,是无机化合物在高温下转变来的。地球底下有碳酸钙大理石,碳和水一结合变成了碳氢化合物,所以说到底是无机变成有机,有机变成无机,可以互变。这样一个成因论,意味着原油是用之不竭的、源源不断的。目前全世界仍然源源不断有新的化石能源被发现。
其实即使化石能源有峰值,它也不是最主要的危机。燃烧一吨煤要产生3.7吨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被认为是使大气变暖的主要原因。从工业革命到现在接近200年,地球的平均气温已经升了2度,北极升得更多,尽管是不是二氧化碳引起全球变暖还有争议,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未来世界的能源发展一定是向低碳、绿色、循环的发展趋势,要建立以化石能源为引领的绿色、低碳体系,这是人类共同体的一个物质基础。但目前,可再生资源在能耗中占比非常低。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这都是一次能源,但电、氢,这些都属于二次能源,需要靠消耗其他能源来获得。全世界都在根据各自的国情发展不同的可再生能源。法国是以核电为主;巴西是一个农业国,以生物质能源为主;德国害怕核电、想发展风和光,但是这些可再生资源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政府的激励、需要创立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剩下就是技术进步的支撑。
我们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短期内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对碳基能源的高效利用是重大问题,不能像以前那样粗放式利用,这对化学提出了重大的挑战。怎么样才能把石油变成洁净的油品“吃光榨尽”、怎么样能把煤高效燃烧、高效发电、多联产(IGCC)高效使用。我们正在尝试用介孔材料做一次能源高效转化的催化剂。每一次催化剂的革命都会带来石油化工的革命。未来的能源,一定是循环的,需要地下的石油、煤炭等碳基能源洁净的转化和利用,新能源的开发也势在必行,基础研究要走在前面。

怎样能营造这样一个环境,让大伙儿都喜欢科学,把我们传统的归纳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需要做的。我们当然更需要从0到1,需要创新的思维,超凡的想象力,要有批判的精神。我们国家科学不存在“卡脖子”问题,技术确实存在着“卡脖子”的问题,科学不是。我们需要提倡学科学、用科学、讲科学、爱科学、挑战创新,用科学伴随着我们的梦想实现。


君子知道
作为对管理学专业课程的补充,“君子知道”复旦大学EMBA人文商道讲堂秉承“商道人文,融汇贯通”的目标,让学生从人文中汲取力量,拥有大智慧、大视野、大情怀。依托复旦大学强大的名师资源,“君子知道”人文商道讲堂目前已邀请葛剑雄、陈思和、沈志华、许纪霖、吴晓明、哈继铭等校内外名家,为EMBA学生校友分享商道、人文和政经等热门话题。
复旦管院EMBA 复旦EMBA 复旦大学EMB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 外链吧 | 雨住水巷 | 五金修配网 | 免费优化 | 全能百科 | 万能社区 | 链接购买
  • 在线咨询

  • 外链吧正规seo交流2群

    QQ|手机版|小黑屋|佛性SEO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3 04:14 , Processed in 0.057855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