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
92
当一个人把面前的人当“完整的人”看待时,对方的生死大概就会触发慈悲和爱。就比如在“男子突发心梗被清洁工按压救回”的事情里,如果58岁男子骑电动车突发心梗倒地后没有人去施救(没人看到或者有人看到没管),那么“男子突发心梗被清洁工按压救回”就变成“男子突发心梗不幸离世”,并且从具体的责任上来看,悲剧因果也只能汇入个人命运。
可对于“施救”(就算施救不成功)和“不施救”而言,却总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图景,无论是当事人及周遭的应对,还是媒体舆论的反应。以至于当媒体舆论释出正能量的口风时,就能倒推出“男子突发心梗不幸离世”的更多意义是之于“后怕”的存在。
毕竟依照医生的说法,要是5分钟之后没人管,因心梗倒地的男子就离开人世了。于此当58岁男子出院后在面对救他的清洁工时,会瞬间泣不成声,着实也是人之常情的事。只是当救人的清洁工说出“大哥,你别这样,我相信你前世也是做过好事的人”时,确实更让人感到无限慰藉。
因为当一个人在鬼门关走一遭后,比起感恩的反馈,可能更需要的还是抚慰。从这个事实出发,清洁工对58岁男子算是持续救赎,第一次是“救命”,第二次是“减压”。说到底,以我们的道德尺度,如果一个人不能较好的认识恩情的重量,很容易被救命之恩压得喘不过气来。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场美好的互助图景。因为回到具体的现实秩序里,这种美好的互助图景依然是稀缺的存在。一方面,路人在面对心梗倒地男子时,在不明具体的情形时,多半是不敢出手相救的。另一方面,即便路人有心出手,会心肺复苏操作的人也是不多的。
所以当我们重新梳理“58岁男子心梗倒地”,“清洁工恰好路过立马施救”时,总觉得在正能量之外,还有不可忽视的天意存在。并且从好因果的达成来看,真可谓“缺一不可”。但是我们也不妨试想,如果清洁工没有通过“按压”(心肺复苏)救回58岁男子,又会是怎样一番图景呢?
有必要强调的是,清洁工给心梗倒地男子做心肺复苏全程都是有记录的,对于这样的细节,如果从“施救成功”的视角看,更多的意义在于捕捉正能量。但是就客观现实环境而言,比起捕捉正能量,可能最为朴素的意义在于“自证清白”(就施救失败的考虑)。
因为“好人难当”确实是真实存在的困境。在这个问题上,不仅跟被施救者及家属有关,也跟整体舆论对施救的认知有关。就被施救者及家属而言,很多时候为得到经济层面的利益,会不顾良心和事实,把施救者推进深渊,也就是我们深恶痛绝的“忘恩负义”的存在。
至于舆论对施救的认知,很多时候也存在严苛超限的问题。简单来讲就是,施救成功怎么都好说,可要是施救失败,便会生出对施救者的追问,比如:“不专业就不要乱救”。只是对于危急关头来讲,是不是最该考虑的是救人的先机,除此之外,专业与否有得选吗?
另外媒体特意让清洁工复盘施救过程中的细节,但是清洁工在给出节点性的回应后,还是较为坦诚地强调“没什么特别的”。至于心梗倒地男子复盘自己晕过去的感受时,更多也是对“后怕”的消解。
老实说,媒体希望挖掘施救者救人过程中的理性一面,这是可以理解的。可实际上,对于非专业人员而言,能在危急关头不慌乱,就已经很不错,因此清洁工说出“没什么特别的”,其实就是在强调救人过程的“无意识”。
但是这种“无意识”不是指“没想法”,而是指清洁工对他(她)人具有那种不可让步,无条件的道德感知,并且这种品质往往是不被自身所察觉的存在,只有透过外部镜子才能得以看见。至于58岁男子来讲,如果他真的想感谢清洁工,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对他(她)人不可让步,无条件的道德感知”实践于现实生活。
与此同时,媒体在追问清洁工对“救人一命”有何看法时,可能清洁工所给出的总结也是相对框架化的存在,因为当清洁工谈到对孩子教育要言传身教,并提及能担当的正确人生价值观时,仅就搜寻“人生价值观”这组词汇就显得不那么顺畅。
之所以要追究这个细节,倒不是基于“搜寻词汇的停顿”,而是就清洁工来讲,可能从来就没有过多的思考过救人一命意味着什么。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施救者对自身行为的总结,可能十之八九也只是硬性的弥合。
毕竟一个人要是总想着“救人一命”背后的意义,很可能也没什么时间真正地去关注他(她)人的死活。所以回到媒体舆论层面,即便好意将正能量放大去影响更多人,但还是要基于人性之本去正常看待,而非过分强调预设的意义。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手机版|小黑屋|佛性SEO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4 02:57 , Processed in 0.055005 second(s), 22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