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SEO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94|回复: 0

家长们如何处理好亲子关系?

[复制链接]

112

主题

112

帖子

147

积分

积分
147
发表于 2021-1-6 19: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面北京新东方中学全科教育老师给家长们推荐一部好的电影,

  这个电影您可以一个人品味,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观赏,去体会那种默默的温情和那段令人欣喜的友谊。

  1

  《触不可及》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在一次跳伞运动事故后,菲利普,一位富有的贵族下肢瘫痪,只能坐在轮椅上,生活无法自理,因此他找了黑人青年德瑞斯来家里帮佣。这是一位郊区的年轻人,刚从监狱出来。简单来说这是最不适合这份工作的人选。两个世界相互碰撞,融合,于是一段不可思议的、奇妙的友情诞生了。

  为什么菲利普不喜欢学历、能力都比德瑞斯优秀的佣人,而单单选择了从监狱出来的黑人青年?为什么德瑞斯的很多行为看起来很傻很天真,菲利普在笑过以后依然想跟他继续接触?为什么如果没有德瑞斯,菲利普可能一生也无法与心仪已久的笔友会面并说服自己...

  德瑞斯可以为他提供一段舒适度高的关系,菲利普自然喜欢和这个小伙子在一起。

  你能说二者之间是真挚的友谊么,好像主仆关系依然存在,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二者关系中的神奇翘板——

  在这段关系中,菲利普是高位,而德瑞斯是低位。但德瑞斯并没有把菲利普当成跟自己不一样的人。

  他的这份“并没有”让德瑞斯卸下了铠甲,敞开了心扉,也收获了平等与满足,也终于成了和德瑞斯一样的人。

  人们渴望获得高质量的社交,但更喜欢和自己一样的人在一起。所以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朋友也成了一个喧嚣的词汇。

  2

  有一个炙手可热的关乎家庭教育的命题:

  现在孩子处于“叛逆期”,想教育好孩子,最好方式是跟孩子做朋友!

  那家长到底要不要去和孩子做朋友?教育好孩子和跟孩子做朋友是不是正相关?!

  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家长相对于孩子,始终处于高位。因而做朋友这个结果并不是由家长发起的,而是由孩子所决定的,因为二者本就是不一样的。只有孩子把家长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建立一段友谊式的亲密关系才具有可能性。

  孩子正处于青春年少,豆蔻韶华。男生永远不会和父亲一起翻墙,刷夜,泡吧,勾搭女生;女生也永远不会和妈妈手拉手一起花痴篮球场上那个矫健的身影,然后因为争夺一个男孩决裂,又因为男孩爱上了两人彼此讨厌的两一个女孩而重归于好。

  他需要的是平等,是开放,是无所畏惧,是同青春,共命运。这个,当爸的给不了。

  她需要的是包容,是理解,是窃窃私语,是芳心与懵懂。这个,当妈的也给不了。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两个家长。

  第一个是爸爸,跟孩子说话永远是压迫式的,在用微信沟通的过程中,充斥着必须、为什么、难道、能不能、想怎样等字眼,而孩子和爸爸沟通的语句也特别冷淡,仿佛处在冷战的边缘,丝毫看不出是一家人那种浓浓爱意。

  第二个是妈妈,特别患得患失,跟孩子相处的过程,就像情窦初开的小女孩,怕这个怕那个,而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认为不管我怎么对你,你都不会离开我也都会始终如一地对我好,所以也更加肆无忌惮了。

  家长可能会在上面看到自己的影子。

  既然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那么做好自己应该扮演的主角或许比尝试自己不擅长的配角更适合发光发热。

  让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3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做好自己。

  你整天跟他唠叨,他会越来越烦你;你严厉惩罚他,他会越来越抵触你。你活得漂亮,孩子会受你的影响。你面临生活的种种,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孩子也会向你学习。她看到的妈妈漂漂亮亮,聪慧气质,她真的会把妈妈当成自己学习的偶像。他看到的爸爸儒雅成熟,魅力依旧,他会把爸爸当成自己的崇拜的对象。她看到妈妈跟爸爸恩爱相处,甜甜蜜蜜,也会不自觉的想以后也要像妈妈一样,找一个像爸爸一样爱自己的男人...

  在巩固住你高位的优势后,尝试放低姿态,不用俯视的眼光看待这位少年。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他无法主动把父母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你却可以把他平等相处。去和孩子做一个等位的人吧!不去偷窥他的隐私,不把他告诉你的秘密公诸于众,对他言而有信,给与他适当的自由和空间。对男孩,多一些肯定。对女孩,多一些柔情。对于性格暴躁的孩子,少一些正面冲突,对于性格柔弱的孩子,多一些鼓励和赞扬。

  在涉及要关键事件上时,要对孩子的行为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但在制定规则和做决定时会考虑孩子的需要和想法,听取并接受孩子的意见,遇到冲突的时候,告诉他原因,重要的是引导而不是灌输。这也就是教育学上定义的权威性教养方式。

  总之,就像德瑞斯将菲利普看成是和自己一样的人一样,你先把孩子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然后“叛逆期”的他也会逐渐有所反馈和回应。

  4

  其实有人这样阐释叛逆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高的快速增长,他看你从仰视到了平视,身高的变化带来心理上的变化。以前他个子矮,他看你心理上就会有一种不得不服的感觉。当他对你的感觉到了平视甚至俯视的角度,他就有萌生一种就是不服的冲动。

  所以,叛逆期真的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情。只不过可能也被大家无意渲染了。就像家长不一定要和孩子做朋友一样,“叛逆期”一定是坏事这个命题不一定成立。

  心理学上讲,同一性的建立(个体对自身生活目标的意识)是青春期最重要的发展任务,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非常重要。叛逆是孩子探索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一种途径。如果孩子一直很乖、不叛逆、不惹事,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同一性早闭”。这样的孩子未来往往缺乏主见,容易盲从,不喜欢改变,无法应对挑战,社会适应力较差。

  如果没有“叛逆期”,那才是可怕的!

  要是一定落实到教育方法论上的话:

  「顺其自然,为所应当」的平和心态可能是家长们处理亲子关系时首先需要落地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 外链吧 | 雨住水巷 | 五金修配网 | 免费优化 | 全能百科 | 万能社区 | 链接购买
  • 在线咨询

  • 外链吧正规seo交流2群

    QQ|手机版|小黑屋|佛性SEO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GMT+8, 2024-10-30 11:31 , Processed in 0.067215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