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小点语: 理智常被影响:人的想法和行为,极易受到情绪的强烈驱动和影响。 情绪如同潮水:人的情绪像大海的潮汐,总是在起伏中不断变化。
当孩子一回家,就开始吐槽模式:
“妈,你知道我们班主任吗?她真的太偏心了!我和小明做的任务明明一模一样,她就只表扬小明,对我就像个透明人一样。更气人的是,她看我的表情,就像是我做了什么大错事!”
作为家长,我们可能会这样回应:
“是不是班主任没看到你做的事?”——“哼,她怎么可能没看到?你别为她找借口了!”
或者试图分析:“是不是因为你成绩没小明好,所以班主任更喜欢他?”——“就是啊,差生在学校里做什么都没用。只要成绩不好,就没人喜欢你!” 我们也可能鼓励孩子:“这次只是偶然,只要你坚持,总有一天会被认可的。”或“你做这些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而是为了对得起自己。”——“妈妈,你太天真了。这个世界就是很功利的啊!” 我们家长为了安慰或鼓励孩子,对孩子遇到的不公正对待,分析出了好多可能的原因,提供了好多解决的答案。但孩子却不领情,也不认同,让我们无比担心。 其实,这时候我们更应该思考:孩子现在处于怎样的情绪之中?这种情绪的强烈程度如何? 然后,用一些恰当的句式,表达出我们对这种情绪的感同身受: “看来,这件事情让你很恼火啊!” “嗯,遇到这样的情况,的确让人挺委屈的。” “是呀,换成是妈妈,估计也会蛮失望的。” 这样,我们不仅接纳了孩子的情绪,还给予了他们信任和鼓励,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加自信、勇敢。因为,每个孩子内心深处,都有一只等待被看到和接纳的“情绪怪兽”。只要我们懂得方法,就能与他们融洽相处,共同成长。 有一种爱叫做“和孩子好好说话”
家长们,以上的场景我们是不是经常遇到呢!
想要安慰气鼓鼓或是难过哭泣的孩子,为他们解答人生的疑问,但最后却与孩子争执不休,不欢而散?
这里有一个核心原因:父母往往陷入"事实论证"的模式;而在与孩子交流时,我们其实更需要展现"情感共鸣"。
什么意思呢? 我们常说过,家是一个讲情的地方,不是一个单纯讲理的地方。有时候,孩子需要的并不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而是一个懂得倾听、懂得共鸣的情感伙伴。 但是在实际跟孩子相处中,很多父母都会有一下的问题。 有多少父母说过:你再这样,我就,不爱你了!这叫威胁。 有多少父母说过:真是不要脸的东西。这叫吼骂。 有多少父母说过:赶紧写作业去,不要吵了,不要这,不要那,快点这,快点那。这叫命令。 有多少父母说过:哎,怎么这么不听话,我没有你这样的孩子,跟你爸一个样。这叫抱怨。 我们可能会纠结于孩子的一个错误想法,却忽视了他们底层的情绪内核。 其实,当孩子的情绪改变后,孩子的想法、意向和决定也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 因此,与孩子沟通时,要用心去感受孩子的情绪,理解他们的需求,因为情绪才是孩子内心世界的真正驱动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孩子建立起真正的情感连接,陪伴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听起来不难,是吗? 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孩子的想法常常错误得如此明显,家长常常会忍不住被“诱惑”,忙不迭地提醒、纠正。 也有一些家长,在孩子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或是亲子关系陷入危机后,开始转变到了另一个极端。对孩子的想法、决定通通“认同”、“接纳”,突然变得“超级理解”。孩子说啥都是“对的”,“棒极了”。 家长以为这样就能让孩子自信满满,笑对人生各种困难。结果呢?结果却是孩子对外界的负面信念更加牢固,更容易冲动对抗。 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办? 答案是:及时识别孩子想法背后的核心情绪,然后用恰当的话语表达出对这种情绪的看到和理解。 情绪被稳稳接住,逐渐化解,那些由情绪驱动的错误想法也就好办了。 当然,在孩子的成长经历中,不仅仅依靠沟通和讲道理,比起不断地唠叨,述说大道理,不如用一场骑行、一次探索、一次和同龄人的相处将这些大道理具象化。每一段旅行都被赋予了独特的意义,帮助孩子更清晰明了的认识这个世界,从而能够在实现独立生活! 西点好习惯冬令营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独立和同龄人相处的机会,其中王牌陆军特训营是我们的创始营,从2008年至今累计超过10w学员见证,好评率达到99.999%。 让孩子深度体验军营生活,打造36个生活、学习、行为好习惯。生活中再怎么给孩子说教都不如让孩子有一段难忘的经历和体验。孩子不会因为知道而改变,只会因为触动而改变,让孩子走出舒适区,走进王牌陆军冠军少年营将是一次“心智训练”,感恩父母,体验着汗水、泥水,稚气到勇气、锐气,一步步突破自我一步步蜕变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