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M1增速的持续上升?
当前M1同比增速已经攀升至10%,达到了近3年来的高位。股票配资才能让炒股变得更加容易从市场的解读看,M1增速的上行将对债券市场产生利空效应。那么当前M1的高增是否意味着债市收益率调整的压力?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理解M1增速变化对债券市场的影响?本篇将加以解析。▍M1增长不仅仅源于企业活期存款。
分析M1增长首先需要知晓M1的统计方式,而我国的M1也并非是M0与企业活期存款的简单加和,还统计了部分居民存款以及机关团体存款。参照1994年公布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当前我国的M1实际上包含了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农村存款以及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之后至今央行并未对M1统计做出明示的统计口径调整。
▍如何理解居民存款:部分纳入M1统计。
由于我国银行借记卡产业以及电子支付的不断发展,结合央行公布的口径,我们推测部分对应银行卡账户的居民活期存款也已经被纳入M1统计中。如何理解机关团体存款:纳入M1统计。参考央行发布的《存款统计分类及编码标准》,机关团体存款实际上在央行统计数据中也分为活期与定期。可以推测也仅有活期机关团体存款会被纳入M1统计。
▍今年居民活期存款增长可能做了较大贡献,对M1增长应理性看待。
观察M1、居民活期存款、企业活期存款以及机关团体存款四项同比数量变化的关系,可以发现后三者之和实际上同M1总额的变化相差不大。M1增速实际上是两部门活期存款增速的“居中值”。总体的货币流动性趋势可能是:企业盈利不断好转,但居民储蓄也有上升,故而经济整体呈现温和复苏,而M1增长则在不断提速。那么企业流动性的盈余可能并非有M1“显示”的那样充裕,后续企业经营资金还需要看薪酬发放和销售回款的比较。
▍M1会影响银行负债总成本:活期高增推升综合负债成本。
2019年至今,MLF利率再度下降,但M1增速的走升却推升了中小上市银行的存款付息率,我们认为这是不同规模银行存款募集能力区别的直接反应。由于这种分化的存在,我们利用贷款平均利率与银行净息差之差大致衡量银行的综合负债成本,可以看到M1在M2中的占比对银行综合负债成本的变化大致具有1-2个季度的领先性,如果考虑到数据公布的时滞,这种领先性可能是更加明确的。
▍负债稳定性下降对中长期债券配置有所压制。
如果我们用1年期的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指代银行主动募集中长期负债的成本,可以看到M1占比同存单利率的正相关性。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机制仍以资产负债管理部(计划财务部)为中心,金融市场业务获得的资金大概率并不会直接对应存款负债,因此负债稳定性的下降会对利率债配置需求产生直观的反向冲击。
▍后市展望:
目前M1占比的上升可能会带动银行综合负债成本的上升,或压制利率债市场配置力量。但从M1统计及其分项变化看,当前企业活期存款的增长进程实际上较为温和,M1增速的持续上行可能受到了部分居民存款的拉动,实际上无需过度担忧经济的超预期复苏。从历史经验看,债市收益率中枢同政策利率的变动相关性更强,随着明年逆周期政策的减力以及信用投放的逐渐减速,M1对银行配置力量的压制预计也将逐渐解除。而近期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态度有所松动,利好交易情绪,我们认为春节前资金面大概率维持宽松,债市在交易层面上仍然有机会。
页:
[1]